森林经营活动监测报告
(2019年)
为了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措施,确保森林经营可持续发展,公司根据FSC森林认证的相关要求,结合自身经营实际制定了监测方案和计划;通过对林分、林道、土壤、水源、社会、安全生产、劳动者权利、原住民和社区权利等因子的日常调查、定点监测及相关检查,综合形成本报告。
一、自然环境概况
公司森林经营范围有茂名市国有文楼林场、茂名市国有平定林场、茂名市国有丽岗林场三大林场。化州市地处广东省西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日照充足,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空气相对湿度大,夏长冬短,无霜期长的气候特点。据气象部门统计,年平均温度22℃左右;最高气温36℃,出现在5-7月,最低气温3℃,多在12月-3月并有4-5天霜冻现象。年平均降水量1800 mm,年平均蒸发量1576 mm,年平均相对湿度75 %-85%以上。经营区水热条件优越,适宜各种林木生长。
二、监测目标
依据监测计划对经营相关因子的监测,逐步完善和改进联合认证成员的各项经营措施,达到联合认证成员对森林资源的合理经营、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的目的,并不断促进联合认证成员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统一,最终实现联合认证成员“生态管理、经济推动和社会共赢”的总目标。
三、监测范围
森林经营环境监测的范围为大亚木业(茂名)有限公司的经营区, FSC森林认证面积6890.32公顷。
四、森林经营活动监测的项目
(一)营林调查:年度林分调查,调查林分蓄积量、采伐量,通过年内森林采伐总量、总蓄积量及单位面积蓄积量等因子来了解森林资源变分及更新情况。
(二)野生动植物调查:通过问卷调查野生动物种类、数量。
(三)社会影响:对各项营林作业活动进行社会影响、健康和安全调查评估,调查安全生产、劳动者权利、增加就业机会、申诉、纠纷和争议解决、原住民和社区权利及相关方访谈情况。
(四)水土流失和道路调查:调查营林和开路过程引起的水土流失和林道损坏程度。
(五)自然灾害:年内火灾、盗伐、森林病虫害、风害、冻害数量发生和防治情况监测和统计。
(六)外来树种监测:外来树种的生长情况监测。
(七)水源环境监测:经营范围内水源水质监测。
(八)化学品使用监测:化肥、除草剂、生物制剂等使用监测:通过样地记录,并结合日常观察,了解化肥、除草剂、生物制剂使用后对土壤、生物多样性存在的直接或潜在影响。
五、森林经营活动监测的结果
(一)林地资源和林木生长量
1.更新造林:2019年完成采伐296hm2,其中根据采伐林地的实际情况,主要萌芽更新造林和迹地人工更新造林的方式进行更新造林,恢复采伐地的植被。2019年全年造林总面积为365hm2。按更新方式分:萌芽更新造林218hm2,迹地人工更新造林147hm2。
2.龄级:在公司经营的森林全部为用材林,各龄组林分比例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过熟林=35:32:21:11,中幼龄林略占优势。
3.森林采伐:2019年全年生产木材共计22713立方米,由于各层生产、施工、指导及监督到位,全年木材生产均能按时按量和按质完成。
4.成活率和生长量: 2019年更新改造林,平均成活率为96%,平均高为3.6m。至2019年年底,林场森林蓄积量为31万立方米,生长量为3万立方米。
5.缓冲区:公司林地内的缓冲区和斑块得到了有效保护。
(二)动植物资源
(1)植物资源
化州市地处亚热带和热带的过渡带,境内地带性植被和土壤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其植被属亚热带季雨林植被区,属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类型。乔木树种主要有马尾松、杉木、桉树、湿地松;灌木主要有桃金娘、野牡丹、三叉苦等;草本有鸡白藤、野菊花、金银花、山芝麻等。
(2)野生动物资源
经初步调查,林场范围内分布的动物丰富,各类野生动物170多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蟒蛇(Ⅰ)、金钱龟(Ⅱ)、穿山甲(Ⅳ)、水獭(Ⅱ)、鹰(Ⅱ)、鸳鸯(Ⅱ)、灰鹤(Ⅱ)、鹇(Ⅱ)、山瑞鳖(Ⅱ)、山鸡(Ⅱ)。一般动物有野猪、野兔、画眉、五步蛇等。
(三)社会影响调查方面
1.安全生产
公司对施工人员进行森林经营认证知识培训、安全作业培训、生产技术培训等。施工人员实行合同化管理。为施工工人提供了如安全帽(配有耳塞)、防割手套、防割裤、反光服装、安全鞋(靴)等必要的劳动保障,均购买了保险,并为专项施工人员配备了必要的劳保用品和应急药品等。
2.劳动者工人权利情况
三大林场在职职工共68人。施工前,均对作业工人进行了技术规程、安全卫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培训,并为他们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全年没有出现性别歧视、同工不同酬、聘用童工、强迫劳动或拖欠工资的行为。工人工资符合广东省茂名市最低工资标准1410元。
4.社会调查情况
通过对113名利益相关方的社会影响调查,其中当地社区59人,作业工人30人,作业工程承包商4人,林场职工20人。结果表明联合认证成员在开展各项森林经营活动前都能咨询村委和村民的意愿,当地大部分村民都了解林场的经营活动区域和范围。并支持和积极参与林场的经营活动。
5.社区沟通服务情况
2019年度公司通过各种形式赞助当地社区,主要是赞助文艺活动、教育基金、饮水工程费用等。另外,在营林活动中林场出资维修林区道路,不断改善当地的交通状况,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基础条件,同时,与社区群众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平台。
6.申诉、纠纷和争议解决情况
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做好规范,出时问题在自愿、事前知情并同意的原则下及时与相关方进行协商和处理,年度内发生的申诉、纠纷和争议的都已得到了妥善地解决和处理。
7.原住民和社区权利
公司经营范围内不存在原住民。
公司经营森林时,承认并维护当地社区的法定权利和传统权利、维护其在公司经营范围内或与之有关的经营活动的控制权,保护他们的权利、资源、土地和领地。例如允许当地居民在林木生长平均高度达到5m以上林地下开展放养、放牧,允许采摘药材等非木质林产品,在墓地对先人的祭祀,林木运输对当地道路造成破坏时予以补偿等。公司尊重当地民风民俗,搞好林区关系,维护林区和谐稳定。全年没有出现损害当地社区传统权利和风俗习惯的行为。
(四)水土流失
林地内的水土保持良好,在经营过程中没有出现大面积的水土流失现象。而发生水土流失情况主要存在于伐区新开的林道,在实际操作中尽量减少林道的修建量,同时对局部损坏的林道做到及时的清理、修复、植被恢复和设挡土墙等有效措施,防止发生更大的水土流失,保护生态和促进生产及其它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
(五)自然灾害监测
1.火灾盗伐发生情况
森林防火遵循“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同时实行“三分种、七分管”的原则,主要依靠地方专业防火力量, 2019年共发生森森火灾0起。
2019年发生盗伐林木0株,年内没有发生林地被侵占现象。
为了进一步降低破坏、改善成效,并促进护林防火工作的良性发展,对护林员实行集中管理、对森林资源实行分片管护、对重点片区实行严加防范的同时,不断加强宣传力度,加大监测范围,把森林受破坏率降至最小。
2.森林病虫害防治
2019年公司积极推进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林业有害生物治理,并配合上级部门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检疫性专项普查工作,有计划地开展相关技术培训活动。在日常防治过程中,坚持做到以生物综合防治为重点,杜绝使用FSC违禁化学药品,同时强化化学药品使用的管理机制。
3.风灾情况
林场2019年发生风灾0起。
4.冰冻灾害发生情况
2019年全年发生0起冰冻灾害。
(六)外来树种监测
经过调查统计,林场种植的树种是本地乡土桉树,没有外来树种。
(七)水源环境监测
通过调查,我场林区的没有饮用水源,社区村民的饮用水源都是以井水或市政供水。
(八)化学品使用情况
1.肥料
2019年累计使用肥料75.5吨 。肥料的使用,有可能会引起周边水体酸碱度变化、土壤板结、植被群落演替和生物量等产生负面影响,但根据公司经营的实际情况和多年的经验,公司目前仍以经营速生桉为主,如不施放、施少量或不及时施放肥料,都有有可能造成桉树变成“小老头”树,长不起来。为了实现逐年减少肥料使用量的目标,今后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提高乡土珍贵树种的种植比例;二是减少除草剂的使用,以人工割草为主,增加林地凋落物和有机质;三是开深沟施肥并回填土盖住肥料,避免肥料的流失;四是保护林地周围缓冲区,不得在缓冲区内施放肥料;五是肥料包装袋要回收,避免污染环境。
2.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药品
根据我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和预防形势,我场2019年未使用国家禁止和FSC禁止使用的化学品和农药。
3.除草剂
公司根据FSC森林管理,已杜绝使用除草剂喷洒,改为人工除草。
(九)其它监测方向
通过对以上几个监测因子实行客观、实际监测的同时,为了更好地推动林业生产经营的良性发展、完善相关措施和促进高效管理,在营林施工作业时,严格遵守FSC的内在要求,做到各项经营活动对当地文化、生态、经济和宗教信仰等影响的日常监测,同时也会对设置的生态保护区进行长期有效地保护和监测。
六、结论
(一)森林资源管理:通过年终生产检查,林木的成活率、保存率较高,生长量逐年稳步增长,森林蓄积量不断增加。
(二)生态环境影响:通过一年内对林地资源监测,没有发现大的水土流失现象,水土保持良好。但在林区道路开设时,局部有一般或轻微的水土流失现象发生,对此公司开展评估和调查工作,并及时出台计划进行相应的维修和恢复措施。
(三)社会环境影响:通过科学开展系列森林经营活动,在取得良好经济发展的同进,为当地社区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对当地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财富,且在交通条件和地方居民环境方面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总体上推动了林农和谐发展。
(四)所有经营活动都是在商品林地内进行,通过平时的观测和监测,一般的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全年没有大规模的病虫害发生,且日常病虫害防治能做到科学、及时和环保。
总之,今后更为确切地对照FSC森林管理认证的十大原则和相关标准,有计划地做到落实,实现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2020年5月30日